在医疗工作中,碘造影剂是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,但碘过敏反应的发生给医疗安全带来了一定挑战。为进一步规范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置流程,提升科室医护人员协同救治能力,近日,我院放射科组织开展了一场重度碘过敏反应应急演练,通过全流程模拟实战,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与操作性。
精心筹备 全员备战
为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效果,放射科提前开启过敏抢救预案,重点强化心肺复苏等关键急救技能的培训。演练现场随机抽取医护人员组成应急小组,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本就肩负着各自的职责,此次迅速集结,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演练中,展现出了良好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。
实战模拟 全链响应
本次演练模拟了一位胸部CT增强检查的患者在检查时突发重度过敏反应的场景,整个过程紧张有序,各环节紧密衔接。
技师快速识别与警报:技师在第一时间识别出患者的过敏症状,并迅速启动“红色代码”警报,为后续的抢救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。
抢救组迅速到场评估:抢救组在接到警报后,30 秒内便到达现场,立即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快速、全面的评估,为下一步的救治提供了准确的依据。
医师精准下达用药指令:医师根据预设脚本,果断下达用药指令:“肾上腺素 0.3mg 肌注,建立双静脉通路”。这一指令明确而关键,为稳定患者的病情奠定了基础。
护理组紧密配合:护理组同步完成心电监护、血氧监测及急救记录等工作,与抢救组密切配合,确保各项救治措施准确无误地执行。同时,抢救组还对患者进行了心肺复苏(CPR),全力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。经过紧张而有序的抢救,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初步控制,随后顺利交接给医院的快速反应团队(RRT),为患者构筑起了更坚实的安全防线。

此次演练不仅是对放射科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的一次考验,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提升机会。通过模拟实战,进一步规范了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置流程,提高了科室医护人员的协同救治能力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院将继续加强应急演练,不断完善应急预案,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。